注册 | 会员说明 | 收藏网站 | English Version
2000年以来,中国棉纺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,产值、利润、出口都取得高速增长,2007年棉纺生产能力已接近一亿锭,为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。2007年以来,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,行业遇到了严重困难。2008年上半年,产业形势更加严峻。我们注意到,多年来,行业很大程度上注重了产能数量的增长,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较为明显,忽视了环境的治理和能源的节约,忽视了产业结构的优化,这是造成当前产业困难的原因之一。面对困难,行业协会认为,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、大力提高科技和品牌的贡献率、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、努力优化结构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走节约型的发展之路,力争把压力和影响降到最低。
一、当前棉纺织行业发展概况
(一)纱、布生产继续保持增长,增速有较大回落,纱布产能向中部转移较为明显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今年1-5月纱线产量834万吨,同比增长11.65%,增幅下降9个百分点。产量最大的省份依然是山东和江苏,占全国产量的47.8%,今年有西部地区新疆、内蒙、山西、陕西、四川、广西、贵州、黑龙江、甘肃及沿海地区天津、河北、上海共12个省出现产量的负增长。其余沿海地区虽保持增长但增幅出现大幅下降,其中江苏和山东增幅分别下降了19.46和5.3个百分点,福建、江西、浙江增幅分别下降了19.57、32.7和14.42个百分点。特别是棉纺大省江苏纱产量只增加了1.63%。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和湖南省纱线产量继续保持了40.43%和26.72%的增长,增幅上升7.68和9.67个百分点,反映出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特点。
今年1-5月全国布产量217亿米,增长7.63%,与上年比增幅下降4.6个百分点。共有13个省布产量出现负增长,几乎所有的省布产量增幅都出现下降。其中江苏、浙江、福建分别下降11.25、6.32和13.49个百分点。布产量增幅下降最大的为湖南、江西和安徽,分别78.7、54.08和21.63个百分点。纱布产量的大幅下降反映了当前市场需求萎缩,产品销售不畅,行业极为困难的局面。
--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